广场上轻轻吹出的肥皂泡,开水沸腾时咕嘟咕嘟冒出的大气泡,搅拌咖啡后漂浮在表面的泡沫等等,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泡泡无一例外,都有着柔软的液体外壳和空空的气体内在。你有没有见过,外层是气体内层是液体的泡泡呢?早在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就提出了反气泡的概念,他们观察到在大雨滂沱时,密密麻麻的雨滴打在地面的积水上,除了会溅起一些水泡外,还会闪现出一些滚动的小水珠。同样,将牛奶、颜料和洗洁精混合在一起,用一根棉签轻轻挑起也能看到液滴滚动的神奇现象。 再比如之前提到的,将液体以一定的频率振动起来,能欣赏到停留时间更长的小水珠。如果说以上是介于液气之间的,有些业余的反泡泡,那么下面介绍的就是更为正宗的浸润在液体中的反泡泡了。和泡泡液相似,先在水中加入一些洗洁精搅拌均匀,然后用滴管吸取溶液,在靠近液面的位置将其挤出,此时如果液滴的速度不大,就会在液面上悬浮片刻。反之,如果液体的速度足够大,就有机会携带着周围空气一起没入水中,变成一个完整的反气泡。 正是因为这层空气的存在,反气泡的整体密度要比溶液稍低,所以我们能明显看到,他向上浮的趋势。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反气泡在溶液中多呆一会儿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原有的溶液中加入一点玉米糖浆,搅拌几下后,杯子里会出现一个从上到下逐渐增加的密度梯度。这时,再从中间靠下的位置吸取溶液,就能制作出悬浮在杯子中间的反气泡了。还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泡泡玩法,把方形的金属框放在肥皂液里,蘸一蘸,能得到一层巨大的Bling Bling的液体薄膜。 等金属框固定后,在薄膜的上方丢一个线圈然后,拿笔轻轻地戳破,一瞬间,线圈就像中了魔法一样,变成了无比规则的圆形。甚至用手碰一碰,还能带着他四处移动,这又是什么情况呢?原来线圈内部的薄膜破裂,会使得外部薄膜在表面张力的影响下收缩,这时,线圈就会受到来自外部薄膜表面张力的拉力,他们想尽量收缩到最小的面积,这便意味着,线圈必须拉扯到最大的面积,所以,我们就能看到瞬间变圆的神奇现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