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一项实验,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叫做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1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了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了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1段中,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等。第2段中说吉姆放学以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上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等。 在实验当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1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第2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第3组,只显示描写题目热情外向的文字;第4组,只显示描写了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卢钦斯让4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1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2组中只有18%的被试者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3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第4组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实验结果表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一个人的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即对他人的情绪、表情、人际关系、行为、原因等方面的认知具有一定性的决定性作用。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面呈现的信息的影响力更大。但这一结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起作用的,假如这些信息描述当中插入一些活动之类,如:听音乐,听故事等等,那么大部分的被试将会根据活动之后的结论来作出评价。换句话来说就是最近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认知起的作用要更大,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 在人际交往当中,我们往往会因为对方最近的最新的认识而掩盖之前的认识。在印象形成的过程当中,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的逐渐深入,使得最初的印象渐渐淡化,一旦新的信息出现,会在感官上形成新的刺激作用,从而形成新的印象。“近因效应”你了解了吗? |